http://www.whretop.com 日期:2013-01-09 来源: 中国电力报、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为五大发电中唯一拥有“核电开发控股资质”的中电投,希冀通过掌握核电技术、核电站运营和管理经验,追赶中核和中广核,实现核电“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
经历一年半的停顿,中国核电终于在2012年10月底迎来重启。但是对于中电投江西核电站(以下简称“江西核电”)的工作人员来说,“等待”的日子还远未结束。因为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并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在中电投内部,被寄予厚望的内陆核电站——彭泽核电站前途未卜。负责筹建和运行彭泽核电站的江西核电公司,在年度务虚会上,也只能将“跟踪国家最新核电政策,做好厂址保护,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稳定”等类似静态工作,作为2013年待完成的重要事宜。
中电投核电事业部的领导对此颇感无奈。“我们也只能跟着国家的政策走。什么时候能开展,再接着做。”中电投核电公司副总经理王洪涛对记者说。
虽然内陆核电遭遇困境,但在建设沿海核电站的队伍中,中电投开始崭露头角。其与中广核等比例出资建设的红沿河核电项目,首台机组商业运营的时间虽晚于预期,但也指日可待。中电投第一个自己控股的核电项目,山东海阳核电站也在稳步推进中。
相比于华电、华能、大唐和国电四家电力公司通过参股,曲线进入核电领域的路径,中电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核电开发控股资质。
但它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因其从事核电的资历尚浅,与核电巨头中核和中广核相比,想在核电界站稳脚跟纯属不易,能否作为一个合格的核电站“牌照”持有者更是有待考验。
“三分天下有其一”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中国核电三分天下有其一。”2005年,还在担任中电投总经理一职的王炳华对外界表明了中电投对于核电事业的雄心。
中电投虽早在2002年就拿到了核电“牌照”,但在2005年才宣称公司的核电项目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2005年10月一场对外发布会上, 中电投 第一次公开披露有关核电项目信息。王炳华在签发了15份核电管理制度后,对外表示,“中电投已经把核电发展列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山东和 辽宁 核电项目,仅仅是中电投全面进入核电领域的第一步。”
借着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东风,中电投在全国开拓自己的核电地盘。继成立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作为发展核电的投资主体后,旗下核电子公司开始纷纷成立——2004年成立了山东核电公司;2006年,辽宁红沿河公司成立;2007年,江西核电公司开始运作。
最鼎盛时期,在对外公布的核电版图中,中电投旗下拥有广西核电、湖南核电、吉林核电、河南核电等共计10个核电公司。
按照当时的设想,中电投提出从2008年到2020年核电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10年,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实现年利润6亿元;第二步,到2015年,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投运 核电装 机容量600万千瓦,实现年利润20亿元;第三步,到2020年,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投运核电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实现核电 可控 装机容量占其可控装机容量的10%,占全国核电装机容量的20%,年利润50亿元。
“当时,在得知中电投核电发展的目标时,确实看到了其发展核电的决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学会理事长李冠兴对《能源》杂志记者说,“但目标能否实现,具体实现多少,还存在疑问。”
毋庸置疑,相比于五大发电公司中的其他四家,中电投在核电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在2002年原国家电力公司分家之时,就把核电资产全部纳入中电投 旗下。 中电投拥有浙江秦山核电26%、广东核电27.5%、江苏田湾核电30%的股份,共计已投运核电装机容量达165万千瓦。
2008年,在提出上述“三步走”目标时,中电投控股的山东海阳项目刚刚启动,其建设和运营核电站的经验可以说几乎为零。从中核调任过来的王炳华并未带领中电投实现“三分天下”的设想,2007年,王被任命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继而打造他的另一个“核电王国”。
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事故,给中国核电“大跃进”运动画上句号的同时,也使中电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落入空想。“目前来看,之前提的战略目标肯定是要调整的。”王洪涛说。
但其雄心仍在,记者从中电投核电事业部拿到的一份截至2012年11月的报告中显示,争取在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仍占到总装机容量的10%—15%。
追赶差距
位于胶东半岛,被青岛、烟台、威海三大城市包围,山东海阳核电站的厂址位于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中。这是一项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核电项目,也是中电投第一个真正实现控股的核电站,并且建设和后期运营都由其负责。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也是我国首批采用AP1000三代核电技术的核电站之一。“与中核、中广核相比,中电投对核电技术的掌握上,差距还是很明 显 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向记者表示。想要与中核、中广核分割核电天下,掌握核心核电技术,是中电投不得不迈过的一道门槛。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中,中电投占65%股份,华能核电占股5%,中核核电占股5%,国电集团占股5%。按照预期,其一期工程首台机组计划于2014年投入商业运营。如果进展顺利,很可能会成为我国第一座采用AP1000技术运营的核电站。
另外一座采用AP1000技术的核电站则位于浙江三门,其中中核占股51%,中电投占股14%。
依据中电投所持这两家核电站的股份分析,合并持股比例,中电投高于中核,占据第一位置。也就是说,中电投成为AP1000技术在国内的最大投资商,也是运营AP1000核电技术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中电投和中广核等比例(各45%)控股的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采用的则是中广核推出的中国改进型二代加CPR1000技术路线。由于中电投缺乏经验,其将在中广核的带领下建设和运营红沿河核电。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培训中心主任工程师郑北新告诉记者:“红沿河核电站建成后,将由中广核负责主运营5年,也就是说第一把手是中广核 的,第 二把手是中电投的。5年之后,电站将完全交给中电投运营。”那时,中电投就完全掌握了核电站建设和运营经验,且也掌握了CPR1000的二代加技 术。
事实上,中电投与中核、中广核关系微妙,在核电技术、电站运营、燃料供应等方面,严重依赖这两家“核电前辈”,但是在技术掌握和人才的管理上又存在很强的竞争关系。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核电退休专家介绍,中电投依靠薪资待遇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吸引了中核、中广核多位核电人才过去。而中广核也与员工签订了严格的合同,如员工辞职到竞争单位,则需要支付赔偿金,如果能长期在中广核工作,则会有奖励。
为了延揽人才,中电投极其重视对毕业大学生的招聘。因为缺乏自己的设计院,其打算设立核电技术中心,但是尚未在业内形成很大反响。
谋求上市?
进入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在证监会最新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初审名单中。一时间,关于中国核建、上海电力(600021,股吧)、广东核电等核电公司运作上市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
在记者向中电投核电有关人士询问是否有将核电资产进行上市的计划时,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中电投核电事业部李少刚处长告诉记者:“至少三年内,中电投没有这个计划。”
但事实上,早在2011年,业内就有媒体分析称,中电投将赶超中核、中广核,“成为国内第一家将核电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集团。”
2011年7月28日,中电投旗下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定向增发量合计不超过18.3亿股,募集资金拟用于收购中电投持有的上海禾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禾曦能投”)的全部股权。
禾曦能投是由中电投与上海电力共同出资成立,前者持股99.97%,后者持股0.03%。中电投核电持有的江苏核电30%的股权,秦山三期20%的股权和秦山二期6%的股权已被无偿划转至禾曦能投公司。
据当时业内分析,若能定向增发成功,中电投的优质核电资产将通过上海电力实现上市,这将是中国核电核心资产首次登陆股市。对于提升中电投核电资产在业内地位,这无疑是一次绝佳机会。
但据2012年12月的最新消息,上海电力已撤回非公开发行股票申报文件,中国证监会已决定终止审查其非公开发行事宜。上海电力拟募资收购大股东核电资产事宜宣告终止。
这意味着,中电投拟通过上海电力实现优质核电资产上市的计划破灭。“股市整体的萎靡环境成为了此次收购案失败的重要因素。今年A股市场下行走势 明显, 融资环境恶化严重。上海电力股价已经大幅跌破定向增发价格,融资金额无法完成,收购案只能以‘流产’告终。”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向《能 源》 记者分析。
“由于核电项目所需资金数目庞大,核电公司很难通过内部渠道完成融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成为了核电巨头首先考虑的途径。核电重启的 序幕已 经开启,各大核电公司期待IPO顺利过关的想法‘着实可以理解’。”沈宏文说。由此可见,如果有机会,中电投对核电资产上市还是有所期待的。